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被分析的**物质,引起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它将有选择地被吸收。一组吸收随波长而变化的光谱,反映了试样的特征。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的范围内,对于一个特定的波长,吸收的程度正比于试样中该成分的浓度,因此测量光谱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且根据吸收与已知浓度的标样的比较,还能进行定量分析。漫反射光谱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吸收光谱的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的光谱,是一种反射光谱,与物质的电子结构有关,可以用于研究催化剂表面过渡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的结构、氧化状态、配位状态、配位对称性;在光催化研究中心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的测试试过程中,照射在样品上的光束波长连续变化,积分球收集漫反射的光线,汇聚到器上,计算出样品的反射率,从而推算出吸光度。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具有185-3300nm的光源及检测范围,可对液体、粉末、薄膜、织物等材料进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区的吸收、透过和漫反射等光学信号的测量及分析。现在主流的仪器基本都可实现波长范围覆盖近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光区的测试,并尽可能降低在近红外、中红外光区的噪音。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材料还是测试波长200-800 nm范围(包含紫外-可见区域)。
1.液体样品(即配好需要浓度的溶液)样品量5ml或以上(润洗池子+测样3ml)吸光度范围达3Abs,浓度范围一般是:10ppb- 1000ppm,测试范围200-3300nm。非水溶剂请提供空白溶剂,测试时扣除背景使用!
2.粉末样品一般需要100mg以上,块状或薄膜样品要求尺寸≥1*25px。
3.粉末样品不建议回收,因为量少测试的时候可能会掺入钡压片。
4.类似基底上带膜的块体样品,想要扣除基底的影响,需要准备2块空白基底。
5.紫外测试的反射率都是相对反射率,即相对一个标准样品的反射率:R’∞ = R∞(样品)/ R∞(参比物),参比物质多用聚四氟乙烯标准品或BaSO4白板。